您现在的位置: 比亚迪 > 比亚迪文化 > 正文 > 正文

理想蔚来比亚迪国产新能源车谁更靠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 11:36:01

受环境、政策、消费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如今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全球各大厂商也都给出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规划。在众多自主车企中,理想、蔚来、比亚迪均将新能源作为了企业未来的工作重心,但其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却有着显著差异。那么问题来了,理想、蔚来、比亚迪谁家的新能源汽车最靠谱,谁又能最终在该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呢?

●理想:深入揣摩市场诉求,造当前用户需要的车子。

理想汽车(理想智造)于年创立,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应该算造车新势力的典型代表,首款SUV理想one发售至今才两年多,年全国销量26,台,这个成绩应该算是在造车新势力中站稳脚跟了。

解决续航焦虑这一现实问题

就产品本身而言,理想one采用的增程式混动架构确实很好解决了用户对于买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这一点高层对于市场诉求的把控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比特斯拉、蔚来等,不失为"剑走偏锋"的选择,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一思路也确实起到了效果。

增程式混动不足以撑起品牌未来

客观说增程式混动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我们可以可以参考一下全球市场,日产Note、雪佛兰沃蓝、宝马i3都是增程式混动,且无一例外都是低端车,发动机和电机组合就相当于一个"汽油发电机",着实不太高级。就产品本身而言,理想one作为一台新能源汽车,工信部竟然测出了8.8L/km的综合工况油耗,对比不需要充电的丰田RAV4双擎、本田CR-V锐混(油耗低一半),实在看不出来其作为新能源汽车(能上绿牌)的意义在哪。

理想高层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长远来看,光靠这套增程式混动系统显然是没法撑起其高端品牌定位的,主机厂未来的工作重心究竟是三电系统的技术开发,还是专注于驾驶辅助或智能出行,我们拭目以待吧。

●蔚来:不局限于"三电",软件才是汽车的价值核心。

纯电动汽车的价值核心是什么,每个车企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以燃油车作为类比的话,先进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确实应该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遗憾的是,电机目前的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没啥搞头;电控系统如今也高度成熟,连对变速器的需求都不大;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确实是短板,但这玩意儿得看人类的科技树点到什么程度,不是车企能决定的。

激光雷达+超清摄像头

或许是看出来三电系统没啥搞头,蔚来汽车目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软件开发上。以近期发布的旗舰轿车ET7为例,包括NVIDIADRIVEOrin芯片(算力强到大大冗余)、Innovusion激光雷达(强化高速识别能力)、万像素摄像头(提高图像识别精度)等等,都是在为高度智能化的自动驾驶铺路,其产品力不在于目前的硬件,而在于未来的OTA升级。

电池的技术瓶颈不是车企能解决的

当然,官方还发布了kWh的固态电池,这玩意儿大概率只是半固态(部分电池领域的专家已经实锤),远谈不上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瓶颈。说白了,蔚来试图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能带着人到处跑的超级计算机。这个思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如今的智能手机,不把芯片产业攥在自己手里,又缺乏三电系统的核心竞争力,难保不会遇到类似华为的困局。

专注于自动驾驶短期内不会有竞争力

客观说,汽车确实正在朝智能出行工具的新定义发展,蔚来也不见得会遭遇断供的打击,但在自动驾驶高度成熟之前,像蔚来ET7这样"半成品"显然并不具备与燃油车正面硬刚的实力。只有全面普及的自动驾驶生态,才能给蔚来提供快速发展的土壤,而这一点是未来20年内都不一定能具备的。换言之,我们需要的自动驾驶的城市,而不是自动驾驶的车辆。

●比亚迪:从底层架构开始,实现新能源产业链全覆盖。

作为一家老资格车企,比亚迪手头的资源和技术储备自然是上面两位比不了的,但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有着更重的转型包袱,好在高层的决心比其他传统车企都更坚定,这也造就了品牌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出地位。

多种架构实现市场全覆盖

从王朝家族开始,比亚迪就开始着手从底层架构开始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必备技术,且经过多年耕耘,目前包括骁云专用发动机、EHS机电耦合、DM-p系统、DM-i系统、刀片电池在内,已经实现了从P0、P2、P3、P4以及纯电驱动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产品全覆盖。

核心技术掌握自自己手中

作为一件主流车企,比亚迪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需要兼顾从A到B的平滑过渡,以内需要多条路线并行,投入大,收获也大。毫无疑问,这种"以正合,以奇胜"的思路是最稳妥的,步子稳当意味着不容易玩脱,长远来看,后劲儿也最足。

目前对自动驾驶态度保守

当然,对比蔚来汽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驾驶辅助方面硬件铺设上还差点意思,目前的D-link系统也以智能网联为发展主体,高级自动所需的智能图像识别、高敏传感器、高算力芯片等等,比亚迪还只处于"随大流"阶段。毕竟,以目前国内的道路交通环境,即便你拿一个L5级自动驾驶车辆来也不见得能开。

●总结:

长远来看,单靠增程式混动的理想汽车,显然需要更具潜力的新发展方向;蔚来的选择让新能源车企的定义偏于狭隘,虽然更有冲劲儿,但毕竟路子走窄了,对产业链的把控不足可不见得是好事;比亚迪则为各个不同消费群体都准备了切实可行的新能源汽车选择方案,且各项先进技术储备也做到了全球领先,步子稳,潜力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yadia.com/bydwh/896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比亚迪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