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整体表现强劲,据中汽协统计,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共销售.6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8%,占有率比年提升0.69个百分点。吉利、上汽乘用车和广汽传祺表现尤其抢眼,同比增幅分别高达63%、62%和37%。
相比起来,比亚迪年的销量却显得不怎么好看,全年销售40.97万辆,比上年还出现了下滑。但是,如果这么简单、表面地看数字,往往容易被数字欺骗。
虽然年的总销量有所下滑,但是比亚迪的产品结构和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介绍,年比亚迪平均单车价格超过了12万元,进入中国本土品牌Top3,而且这是扣除新能源车补贴之后的“实际平均成交价”,这个平均单车价格也超过了某些合资品牌。
宋DM等中高端车型的旺销,带动比亚迪平均单车价格持续走高,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尤其让赵长江高兴的是,传统燃油车中,王朝系列的宋和宋MAX合计贡献了近10万辆销量,尤其是9月上市的宋MAX,销量一直快速爬升,12月单月销量超过1.5万辆,据赵长江介绍,宋MAX目前严重供不应求,12月订单超2.5万辆,总订单超6万辆,比亚迪传统燃油车终于在F3之后,又迎来一款新晋神车。
大美7座车宋MAX成为比亚迪最快月销破万的车型,继F3之后,比亚迪又一款神车问世。
比亚迪的,亮点还有很多。
比如新能源车销量达到辆,连续4年全国第一、连续3年全球第一,其中,宋DM以辆的全年销量,成为全球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冠军。这不仅是比亚迪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的骄傲。
年,比亚迪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转型。这种转型,是每一个成功的车企都必须要经历的。
年,吉利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2.5%,降至42.58万辆,为年以来最低,但之后,以博瑞的推出为标志,吉利进入到了所谓的3.0时代,拉开了吉利这一轮狂飙的序幕,年吉利汽车销量同比暴增26%。
年,上汽乘用车销量降至17万辆,为年以来的谷底,但年,以RX5上市为序幕,上汽乘用车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年销量大涨至32万辆,年更是达到52.2万辆的新高。
传祺是以GS4上市为分割点,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长安则是以年逸动的推出为标志,进入到一波高增长的2.0阶段;再之前,长城同样也有类似的经历,代表性产品是哈弗H6。
企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经历这种“蝶变”,每一次脱胎换骨当然要经历不同程度的痛苦,但之后就是风从容、雨从容的新境界。所谓修真,就是度劫。
蹲下,是为了接下来更快的出击。
年,如果你看到的只是比亚迪销量的下滑,那真的很可惜,你更应该看到的是,比亚迪完成了一次比之前吉利、传祺、荣威们更加彻底的转型,他们自己把这称之为“比亚迪造车新时代”,而宋MAX是这个造车新时代的第一款产品。换句话说,宋MAX之于比亚迪,正如哈弗H6之于长城、RX5之于荣威、博越之于吉利。
02“造车新时代”比亚迪的所谓“造车新时代”,第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国际化。
宋MAX是一款由国际化团队,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的一款国际化产品。
销量说明一切。去年9月底上市的宋MAX,成为比亚迪最快实现单月破万的车型,12月单月订单突破台,3个月累计订单超台。“这款车是比亚迪重回燃油车主流市场的一个新起点。”赵长江表示。
宋MAX采用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为比亚迪打造的全新“DragonFace”前脸设计,融合了国际智慧和东方底蕴,颜值爆表!
和吉利一样,比亚迪越来越发现造车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说吉利是通过收购沃尔沃实现了造车水平的国际接轨,那么比亚迪则是通过吸引国际知名大师加盟来迅速提升自己的造车水平。比亚迪不仅挖来了奥迪前设计总监艾格、奔驰前底盘调校专家汉斯,以及国际知名NVH专家车熙范,还在国内首开先河,延聘智利传奇车手Eliseo出任首席性能官(ChiefExperienceOfficer),参与比亚迪“”高性能车型的开发。
由奔驰前底盘调校专家汉斯、奥迪前设计总监艾格、国际知名NVH专家车熙范为代表的比亚迪国际化研发团队,已经超人。
如今,比亚迪外籍研发测试团队已超人,覆盖产品造型、底盘调校、车身模具、NVH性能等方方面面的开发工作。赵长江表示,将来比亚迪的国际化团队还将继续扩充到人,不仅限于研发设计,也包括制造、品质管理,以及营销领域的国际人才。据悉,来自奔驰的内饰设计大师即将加盟比亚迪。
比亚迪首席性能官EliseoSalazar,是全球唯一参加过全部五大赛事(F1大奖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INDY、世界拉力锦标赛和达喀尔拉力赛)的传奇车手。他在这些大赛中均取得过不俗成绩,包括F1分站冠军、INDY冠军、勒芒24小时耐力赛第八等。
显然,比亚迪是尝到了国际化团队带来的好处。艾格的设计让10万元级别的宋MAX颜值和设计质感上了好几个台阶,堪比20万级别的合资车型;而汉斯的底盘调校,更是让宋DM可以叫板奥迪Q5。
汉斯的调校,令宋DM的操控可以媲美奥迪Q5。应该说,宋MAX的水平,比宋DM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比亚迪的国际化不只是请进来,也包括走出去。赵长江透露,比亚迪在继电动大巴之后,也将把乘用车推向全球市场,就在年就会有非常大的突破。
比亚迪“造车新时代”的第二个支撑当然是新能源。
新能源是比亚迪的核心优势所在,比亚迪也是真正将三电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国内唯一一家整车企业。今后,比亚迪的所有新车都将推出燃油、插电、纯电三个版本,扩大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新能源车型成本。
赵长江表示,第三个支撑点则是智能网联。比亚迪最初就是一个IT企业,智能网联是比亚迪的基因,早在年,比亚迪速锐就全球率先搭载了遥控驾驶技术。赵长江表示,年一季度开始,比亚迪所有车型都会智能网联化。
早在年比亚迪速锐就在全球率先使用了遥控驾驶技术。后来宝马新一代7系到年才搭载同样的技术。
其实比亚迪业已进入的这个“新时代”,不仅局限于“造车”,也包括基于用户体验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新时代、渠道新时代。
以宋MAX上市为标志,比亚迪已经完成了这个“新时代”的全面转型。这一点从去年宋MAX上市之后比亚迪的销量走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事实再次证明,一款成功的产品,是足以激活一个体系的。
从去年9月宋MAX上市开始,比亚迪销量就进入到快速上升通道。同时,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平均单车价格大幅提升,比亚迪大步迈入一个“全新时代”。
“我们去年最后4个月,市占率在持续攀升。”赵长江提醒媒体,不要只盯着一个全年的总销量数字,更应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yadia.com/bydsc/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