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
竹竹柏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竹柏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
竹柏对土壤要求较严,在排水好而湿润富含腐殖质的深厚呈酸性的沙壤或轻粘壤上生长良好,但在土层浅薄、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则生长极差,而在石灰地区则不见分布。在自然界于富含腐殖质而较湿润的山地下坡、谷旁均生长良好,而在较干旱的台地上生长很慢,在积水处不能生长。竹柏有良好的自然更新能力,在竹柏林中和其他阔叶林下常可见到自然播种的幼苗。幼苗初期生长较慢,至4-5年后可逐渐变快。一般10年生的可高5m余,胸径约8~10cm。10年生左右可开始开花结实。
竹柏的枝叶青翠而有光泽,树冠浓郁,树形美观,是南方的良好庭荫和园林中的行道树。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