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竹叶 > 竹叶种类 > 正文 > 正文

荷叶送香,竹叶送清凉浙江日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2 16:47:40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057.html

点击观看H5

小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小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高温、高热、高湿的暑天即将到来。此时已是初伏前,到处是绿树浓荫,很多地区平均气温已过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此节气光顾大部分地区。

关于小暑,说法不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此后,“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将不时穿插在我们的生活里。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丨小暑时温风吹到极致,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炎热,蟋蟀逃离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三候鹰始鸷始鸷丨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气候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就要结束了,但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预兆,预示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此时往往出现江河水满,城市内涝,须及早采取防洪措施。

小暑习俗

1.吃暑羊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4.吃伏面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5.吃藕

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小暑养生

小暑节气热浪袭人,时有暴雨光顾,感冒、中暑、泄泻、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多发;由于长期使用空调,容易引起空调病。

预防空调病,需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免与外界气温相差太大,在早晚凉爽之际开启门窗进行通风。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容易感冒着凉。

另外,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人容易困倦,建议中午打个盹,补充睡眠。

夏季也需要适当锻炼,可以在清晨和傍晚到户外跳操、打拳、游泳、跑步、跳舞等,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大有裨益。

小暑晒霉

夏至时节的炎热与潮湿给了霉菌的生长造成了良好的环境。到了小暑时节,雨水少了,阳光充足,这时候应该翻出家里的衣被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其上的霉菌杀死,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除了衣物防霉之外,心情也需要“防霉”。夏季为心所主,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因此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可以在室内摆上绿萝、常春藤和百合等绿色植物既降温又美化环境、养眼养心;还可以给家具换上白色、米色、绿色或者蓝色的外衣以及使用竹制家具,这些都能让人的情绪降温。

小暑食谱

韭菜银芽鳝丝

原料:处理好的黄鳝2根,豆芽克,韭菜克,生抽、料酒、油、盐、胡椒粉、姜、蒜、干辣椒适量。

制作:把已经处理好的黄鳝清理干净后切段,韭菜清洗后切段;锅内倒油,用热油爆香蒜末、姜末和干辣椒,放入黄鳝段翻炒几下;加适量的料酒、酱油去腥和调色,再倒入豆芽、韭菜继续翻炒,最后加盐即可。

功效:补肾健脾,补虚生血,清热解毒

荷叶翠衣饮

原料:取鲜荷叶1张,白扁豆30克,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去掉红瓤和绿皮的部分)克。

制作:将上述原料洗净后加水煮至豆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尿,生津解渴

编辑应桃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yadia.com/bydpz/1254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竹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