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竹叶 > 选购方法 > 正文 > 正文

蓝厅话竹源远流长的民族竹文化之水族和侗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4 14:50:10
                            

原创INBAR国际竹藤组织

竹与水族

芒筒,水语称为“蹈“,单簧气鸣乐器,由簧管和共鸣筒两部分组成。簧管多采用水竹等细竹管,共鸣筒则用粗大毛竹筒制作,中间竹节均须打通。芒筒广泛流行于苗、水、侗、瑶等民族地区,与芦笙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景。

△芒筒

如果说铜鼓是水族权力、财富和图腾崇拜的象征,芒筒就是水族男人粗犷奔放、女人柔情善良的代言。每当节庆、婚丧嫁娶、盖新房或者农闲,水族人民时常会演奏芒筒,低音和倍低音多由男子吹奏,高音和中音则男女均可。芒筒响起,低音倍低音浑厚粗壮、排山倒海,弱奏时却是音色圆润、柔和悦美,天籁之音、浑然天成。

△水族

竹与侗族

如果说侗布是侗家姑娘的骄傲,竹艺就是侗家男人的绝活。因为,竹充当了侗族青年男女恋爱的“红娘”。贵州黎平侗族用竹子“开众亲”就挺有意思。竹在婚恋习俗事象中出现还具有婚姻的媒介功能。贵州黎平侗族未婚男女青年用竹子“开众亲”。当姑娘看中某男青年时,便砍一根枝繁叶茂的楠竹,剪去竹叶,竹枝系上丝线,扎成彩凤,制成“银竹”。派兄弟敲锣打鼓去男方村寨,将“银竹”插在长势好的稻田里。稻谷黄熟时,全寨的姑娘齐出动,推倒“银竹”,收取竹长为半径圆内的稻谷。而后邀请男青年来作客,以此稻米款待。贵州镇远的侗族女青年则以“葱篮”送意中人。农历三月三,姑娘便到菜地里挖取葱蒜,放进竹篮,见到意中人就以竹篮相送。

△侗族竹艺

侗笛,侗族独特的吹口气鸣乐器,也是侗族青年男女恋爱中最喜爱吹奏乐器之一,多在夜晚吹奏,用以伴奏夜歌。每到夜晚,侗族村寨边、鼓楼上,时常会飘来阵阵优美动听的笛声和情歌,恋人们能从中辨别出自己的心上人。侗族《祖公河上》记载了侗笛的传说:“金转造芦笙,金烧造笛子……姑娘听了笛声跟着唱……”传统侗笛的管身多用水竹制作,一般管长30~40厘米、内径1.3~1.5厘米。

△侗笛

文字丨蓝晓光图片丨网络编辑丨鹏旭

原标题:《蓝厅话竹

源远流长的民族竹文化之水族和侗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yadia.com/bydtx/12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竹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