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这种在农村常见的野菜,竟被古人誉为“天然之珍”和“灵丹草”,足见其深受人们的喜爱。荠菜,别名护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闸菜等,属于十字花科荠菜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其嫩叶不仅美味可口,还能与猪肉或鸡蛋一同包成饺子,增添风味。此外,用猪油清炒或开水烫后凉拌,亦或是火锅烫食,都能品尝到荠菜的独特风味。而除了作为美食外,荠菜还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全草均可入药,能够利尿、解热、止血,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中药材的奥秘。
[荠菜的功效]中药名:荠菜,亦被称为护生草、清明菜或假水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的干燥全草。这种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药用资源。3月至5月间采收荠菜,去除枯叶和杂质后洗净,晒干备用。荠菜,这株十字花科植物,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蔬菜,更是一种药用价值颇高的草药。其性凉、味甘淡,能够凉肝止血、平肝明目并清热利湿。此外,荠菜还含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有益成分。在形态上,荠菜为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20至50厘米。其茎直立且多分枝,叶片大头羽状分裂,裂片较小且呈圆形至卵形。茎生叶则呈狭披针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朵为白色匙形或卵形,而短角果则扁平无毛。这种植物的繁殖力和适应力都很强,在我国的多个地区都能见到其野生或栽培的身影。
[荠菜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荠菜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眼底出血以及牙龈出血等,均显示出显著的止血效果。此外,荠菜还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痢疾、水肿、淋证等多种疾病,兼具食用与药用双重价值。、治疗痢疾2、消除阳症水肿3、改善眼生翳膜4、调理崩漏及月经过多5、止血内伤吐血6、缓解小儿麻疹火盛
食用建议:尝试荠菜鸡蛋汤
所需材料:新鲜荠菜克、鸡蛋4个,以及适量的精盐、味精和植物油。
制作步骤:、将新鲜荠菜彻底去杂并洗净,之后切成适口大小的段状,放入盘中待用。同时,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2、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并盖上锅盖烧沸。接着,放入适量的植物油,随后加入荠菜段进行煮沸。然后,倒入鸡蛋液稍煮片刻,直至鸡蛋凝固。最后,加入适量的精盐和味精进行调味,盛入大汤碗内即可享用。
此汤品具有补心安神、养血止血以及清热降压的多种功效。
此外,还有两款荠菜粥的配伍供您选择:
荠菜苦瓜瘦肉粥:将鲜荠菜、鲜苦瓜和猪瘦肉等材料清洗并切好。然后,将粳米熬粥约30分钟,再加入苦瓜、荠菜和焯过血水的瘦肉片,继续煮0分钟并加适量调料调味即可。此粥品具有清热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口渴咽干等症状。
荠菜石榴皮粥:准备好石榴皮、鲜荠菜和大米等材料。将石榴皮用纱布包好并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大米煮粥。待粥八成熟时,加入鲜荠菜末再煮至粥熟。最后,拣出石榴皮袋并调入蜂蜜即可享用。此粥品具有涩肠止泻、清热止血等多重功效,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腹泻等症状。、治疗内伤吐血:取荠菜30克与蜜枣30克一同水煎后服用,可有效缓解内伤吐血症状。(参考《湖南药物志》)
2、应对崩漏及月经过多:将荠菜30克与龙芽草30克共同煎煮,服用后能治疗崩漏及月经过多问题。(参考《广西中草药》)
3、治疗尿血:使用鲜荠菜25克水煎后,加入冬蜜或陈棕炭冲服,可有效治疗尿血症状。(参考《福建药物志》)
4、改善肺热咳嗽:将荠菜全草与鸡蛋一同煮食,对于肺热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参考《滇南本草》)
5、高血压治疗:取荠菜60克与夏枯草60克共同煎煮后服用,有助于高血压的调理。(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
6、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每日服用荠菜60克与鲜苦竹叶20个(去尖)的水煎液,连服数月,可有效缓解风湿性心脏病症状。(参考《青岛中草药手册》)
服用禁忌:若疹子已透出或虽未透出但热毒已积聚,且非风寒外束所致者,应禁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