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这一禾本科植物的干燥茎叶,在夏季花穗未抽出之前采割,经过晒干处理,便成为了中医里的一味良药。淡竹叶亦被称为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以及竹叶卷心。
淡竹叶的长度通常在25至75厘米之间。其茎部呈现圆柱形,带有明显的节状结构,外表颜色为淡黄绿色,断面则呈现中空状态。叶鞘部分出现开裂,而叶片则呈现披针形,部分叶片还伴有皱缩卷曲,长度在5至20厘米之间,宽度则介于至3.5厘米。叶片的表面颜色为浅绿色或黄绿色,并具有明显的叶脉和横行小脉,共同构成了长方形的网格状图案,其中下表面的网格状图案尤为清晰。整体而言,淡竹叶质地轻盈且柔韧,气味微弱,品尝起来味道清淡。将淡竹叶中的杂质彻底清除,然后切成段状。
淡竹叶的味道甘淡,性质寒凉,能够归入心、胃和小肠经。
淡竹叶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泻火药。
淡竹叶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同时还能除烦止渴、利尿通淋。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烦渴、小便短赤涩痛以及口舌生疮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