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比亚迪日本的某官方账号发布一条推文,大致介绍了比亚迪K9在日本的运营成绩,以及欢迎大家前来体验这一安静的行程。
径话忽然想到,原来距离比亚迪K9大巴进驻日本京都运营,已经有将近两年半的时间了。
年2月,在疯抢日本马桶盖成为热点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实现了历史性时刻,5辆比亚迪K9大巴进驻日本京都运营,由京都急行巴士株式会社运营。这意味着比亚迪成为首个成功打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品牌。
日本网民则不那么淡定了,有担心事故和乘客赔偿的,有认为应该使用有轨电车的,还有对续航表示不满的,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条,莫过于“还不知道一年后是啥样儿····估计跑着跑着就散架了,这都能想象到!反正我坚决不坐”。而这条酸溜溜的评论之所以让大家记忆犹新,并非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嗯,就是他:
当中国首个自主品牌成功打入日本的时候,某些媒体并没有积极理性报道,甚至连简单陈述事件都不会,为了吸引眼球,在无数条日本理智网民评论中选了最“离谱”的一条作为大标题。
除了媒体的引导,相当一部分传统燃油巴士车迷看着自己曾经喜欢的燃油车被替换,或者自己中意的国产品牌被这个后来而上的“外来户”给反超,心理多少有些不平衡。例如那张比亚迪K9车顶盖子翻开的照片,日本官方已经回复是工作人员自己失误打开,而巴迷们,仍然坚持比亚迪质量有问题,然后BOOM~
径话曾经翻译比亚迪海外文章时有人留言“比亚迪肯定是送的,或者就是被人退了,我从来都是看见比亚迪大巴在各个地方但都没有后续的”。讲真,从新闻为了增加阅读量的角度来看,真不会有哪个新闻整天无聊跟踪你的大巴车今天在路上跑,明天接了多少个乘客,后天等了几分钟红绿灯。但没有报道并不代表它就消失了。
去年年底,日本杂志《BUSRAMA》就专题报道比亚迪大巴“前进时车很给力,加速也很顺畅”,“电动大巴安静、绿色的形象颇受好评,甚至有许多客人为了乘坐电动大巴而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详情:日本PRINCESSLINE引进的比亚迪电动大巴,活跃运营中!)
昨天官微的那条推送,让径话写下这篇,大家也很容易就能看出,这种没啥新鲜事的文章又不能吸引眼球其实没什么好写的,只为告诉那些嘲讽者们,比亚迪始终在进步着,报道与不报道,两年半了它都在那里。发几张该推送的美图:
因为...
那天7月1号庆祝回归的图...
被刘Sir大佬和官方转了...
总得找个平台发一下对吧
这类文章正常还是只会发头条的,相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yadia.com/bydpz/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