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中草药知识每日更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竹叶菜的世界。竹叶菜,这一别名为鸭跖草或竹节菜的中草药,属于鸭跖草科植物。它生长在田野的阴湿之处,叶片宛如竹叶,夏日里绽放的花朵如同飞蛾,雨滴般的花瓣宛如翅膀,蓝碧之色令人心旷神怡。李时珍曾言:“竹叶菜在处处平地都有生长,3-4月间出苗,嫩时便可食用。”其全草均可入药,最佳采收时机为开花之际。
中文学名即为竹叶菜,拉丁学名则为IpomoeaaquaticaForsk。此外,它还有多个别名,如空心菜、通菜蓊、蓊菜、藤藤菜和通菜等。这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是菊亚纲、旋花科、番薯族、番薯属的成员。其种名为蕹菜,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此外,竹叶菜在《福建民间草药》中也有记载。这种药材主要来源于鸭跖草科植物四孔草的全草。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为Cyanotiscristata(L.)D.Don[CommelinacristataL.]。在夏秋季采收时,需要洗净后使用,可以鲜用或晒干后储存。原形态:饭包草,这种柔弱的匍匐草本植物,其分枝近直立,幼时覆盖着一列柔毛,但逐渐变得无毛。叶子互生,形状狭长或卵状长圆形,偶尔呈卵形,长度在2-6.5cm之间,宽度-.5cm。叶子的先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成鞘状,边缘全缘,有时带有长缘毛或近无毛。其上表面无毛,而下表面则被硬毛覆盖。
聚伞花序:这种植物的花序大型且呈半圆形,类似于鸡冠状,通常顶生,偶尔腋生。总花梗的长度在-7cm之间。总苞片近似叶状,呈阔披针形,长度为25cm,宽度7-0mm,边缘长有睫毛。苞片则呈镰刀状披针形,2-0片排成覆瓦状,分为两列,长度-.5cm,宽度约6mm,边缘也长有缘毛。
萼片和花瓣:萼片有3枚,呈披针形并分离,长度约5mm,背面有龙骨状突起,上部被疏柔毛覆盖。花瓣也是3枚,颜色为蓝色,膜质,形状倒卵状长圆形,长度约5mm。
雄蕊和子房:植物拥有6枚全育的雄蕊,花丝上部有毛。子房呈近圆柱形,有3室,长度约mm,先端有疏毛。
蒴果和种子:蒴果近似球形,长度约2.5mm,先端有疏毛或近无毛。每个子房内有2颗褐黑色的种子,形状长立方形,先端有4个极小的窝孔。
花期和果期:这种植物的花期在6-8月之间,果期则从9-2月延续。
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饭包草生长在海拔-m的山坡、荒地、岩石向阳处或混交林下。它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都有分布。
性味和功效:根据《福建民间草药》的记载,饭包草具有苦味和寒性,且无毒。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
①针对小便不通畅、淋沥疼痛的问题,可以使用竹叶菜一至二两,适量加水煎煮,代茶饮用。②若患有赤痢,可尝试用鲜饭包草二至三两,煎水后服用。③当面临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的困扰时,可取适量竹叶菜,用冷开水洗净后,与冬蜜一同捣匀,敷贴患处,并定期更换。④若不慎被蛇咬伤,应立即用鲜竹叶菜洗净后捣烂,绞取汁液冷服,同时将渣滓敷在伤处。